
根據 精神健康檢討報告 (2017), 香港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患者高達100,000, 接近長者人口十分之一. 所以大家要多加留意身邊長者, 適當觀察!

以下是由衛生署提供關於認知障礙的認職:
認知障礙症十大警告訊號:

2. 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
3. 對執行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難
4. 對時間及方位感到混亂
5. 對視覺影像及空間關係的理解有困難
6. 說話或書寫選字表達有困難
7. 隨處亂放物件及不能回顧擺放過程
8. 判斷力衰退
9. 失去工作或社交活動的熱誠和主動性
10. 情緒或個性改變
認病情發展和徵狀:
早期: 變得健忘, 尤其是忘記剛發生的事情, 做複雜家務時有困難, 情緒可能有改變,包括感到抑鬱和焦慮. •中期 : 變得更加健忘,尤其是近期的事件和人名,溝通(說話和理解) 愈來愈困難,在沒有相當支援下無法獨自安全生活,漫無目的地徘徊、反覆提問等.
晚期 : 無法認辨親友、大小便失禁、行為可能變得更加異常,包括襲擊他人和焦燥舉動.
處理方法:
- 如有認知障礙症病徵, 應儘早請教醫生.
- 藥物可改善早期患者記憶力和減輕病徵, 一些行為問題亦可通過治療去改善, 但暫未有根治的方法.
- 非藥物治療如現實導向和懷緬治療都顯示對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一定的成效.
- 患者家人可以參加認知障礙症家屬支援小組, 學習照顧患者技巧, 及透過彼此分享經驗, 減低因照顧患者的焦慮與壓力.
預防方法:
- 保持健康生活模式: 如多做體能活動, 不吸煙, 避免飲酒, 保持健康飲食 , 參與健腦及休間活動
- 及早管理及控制慢性疾病: 例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